391章:太子回京
丝绸通商仅去年试行,就给大宴朝廷带来大量银两,除却江南织造半道遭难,中州、西北随着鼓励生丝种植,试点州府每户均产一匹以上丝绸,谢宁为户部右侍郎,监管各地赋税盘点账目乃是本职。
闲来无事,他翻看了以凤州为辐射的试点区域,鼓励生丝种植政策。
让他十分意外的是,高林甫并未像他想的那般,把百姓当成油坊的豆子,往死里榨干,而是在世家和百姓当中实验出一条调和的路子,借给世家的土地,世家必须严格签订年限契约,且银粮先行付账,一次性付清。
并且他还吸取了谢宁之前给西北的分治政策。
在鼓励百姓开荒的基础上,与徭役结合,每户产丝绸两匹以上者,免除一年男丁一名一年徭役。
账面上看,西北去年一年丝绸通商,产出销量一共两万匹。
而中兴仅仅半年,丝绸产量竟然高达一万三千匹,并且这些全由洪河官船与中兴卫所转运到宿川专卖。
并且中兴的丝绸辐射范围,远比谢宁想的还要大上很多。
自江南叛乱评定之后,将泰宁、平安两个都护府的生丝交易全部纳入中州,可以预见的,今年年底中州丝绸产量必将超过西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