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第一眼,草稿纸上的遒劲如松的字迹,便留住了乾元帝的脚步。
这般出尘风骨的字体,乾元帝还是头次见到,不一定是千古风流的字,但绝对有个人的风骨在里面,再看他的文章,草稿纸上第一句话便是,“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帝王之治,必本于道。道之大,原出于天。而君臣、父子、夫妇之伦……”
国家强弱以纲纪人才为先,治国之道以,顺应天命为先,谢宁文章中写句句切中乾元帝心坎,为今天下,当以民生为先,民不定社稷不定,民之所以不定,皆因患不均。
如何解决患不均?
主旨在帝王本人。
爱民如子,敬君如父,君臣即为父子,但社稷在上,先君臣后父子,世家党派,寒门学子都应以解决君父需求危险,不论社稷与民愿,当今四海升平,偶有南疆小虫挑逗不休,不过是君父天威未至……
谢宁的策论,先是狠狠拍了一波皇帝的马屁。
后面才是实打实志国之道,他提倡大宴以武为,大利鼓励农耕,发展土地,稳定人口,鼓励民间经商从而增加赋税,供养军队,对周边各国,以怀柔政策,贸易往来大国姿态,从矿产农耕上着手经商手段削弱其实力。
若是不停,则灭之。
狠辣有,智谋有,就连马屁都拍得登峰造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