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位置相对靠内的大棚,营地内最热闹的地方当属老鲁比的房子和河边的锯木厂。

        营地的码头经过了几次扩建……

        说是扩建,其实就是在原有的用混凝土基桩打造的码头两侧进行的简单扩容。

        在河底打上木桩,然后用木板铺设码头,方便那些印第安原住民和因纽特人驾驶的小船停靠。

        山鹰来到河边的时候,看到码头上停着十几艘拖着很多浮木的小船。

        那些原住民互相帮忙,利用岸上的绞盘和人力的协助,把那些木头运到码头附近的锯木厂。

        一般人很难想象,一块宽度30公分,长度2米左右的平滑木板,在原住民居住区是非常紧俏的物资。

        这里一张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欧松板,在冬季都可以卖到150美元,平滑的木板更是硬通货。

        自从小鲁比修好了那台古早时期的锯木机之后,营地的柴火棚就开始不停的扩建,里面的干柴堆积如山。

        各种剩余的边角料不仅满足了整个营地的取暖需要,同时还能保证给大棚提供地暖的过路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

        那些原住民也不白用营地的东西,他们来了就会带上驯鹿、鲑鱼、鳕鱼甚至各种皮毛作为使用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