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柳如烟,眼中闪烁着一种熟悉的光芒:“我们听到的音乐,大多是作为城市背景的一部分而存在。但我们还没有去过一个地方,那里的音乐本身就是城市的主角,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全部产业。一个用吉他和歌声,来讲述关于卡车、啤酒、失恋、故乡、家庭和梦想的地方。”

        “我想说的是乡村音乐(tryMUSiC)。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风格,它是一种叙事体裁,是美国草根阶层的口述历史。它用最直白的语言,唱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我们探寻了美国的政治、经济、历史、自然……但我们还没有真正坐下来,去聆听这个国家最大多数的、沉默的普通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就写在一首首的乡村歌曲里。”

        他的手指,在平板的地图上,从佛罗-里达向西北方向滑动,最终,点在了田纳西州的心脏位置。

        “我想,在我们真正告别之前,我们应该去一趟‘音乐之城’——纳什维尔。去百老汇大街的HOnky-tOnk小酒馆里坐坐,去莱曼礼堂感受‘乡村音乐的教堂’的庄严,去大奥普里剧院看一场永不落幕的现场广播秀。这不算是开启新的旅程,而是为我们这部厚重的‘美国之书’,补上最后一篇,也是最有人情味的‘后记’——关于普通人的歌谣。听完了他们的故事,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片土地上的人。”

        陆沉的这番话,让柳如-烟的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她瞬间明白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查漏补缺,而是对他们旅行主题的最终升华。从宏大的自然与历史叙事,回归到最微观的、关于个体的故事与情感。这最后一站,将让他们的旅程,拥有一个温暖而又完整的、关于“人”的闭环。

        “可是……我们的飞机……”

        就在这时,机长的广播再次响起,这一次,语气中带着更深的歉意:“女士们先生们,非常抱歉地通知大家,本架飞机的通讯系统出现了无法在短时间内修复的技术故障。为了确保绝对安全,本次航班将被取消。所有乘客请携带好您的随身行李,返回航站楼。我们的地勤人员将为您安排后续的航班和住宿。我们对由此造成的严重不便,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机舱内一片哗然。陆沉和柳如烟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哭笑不得的宿命感。

        “看来,”陆沉摊了摊手,“就连飞机本身,都同意我的提议。”

        柳如烟彻底被这戏剧性的发展逗笑了,她摇着头说:“好吧,陆沉,我服了。这趟美国之旅,不把最后一块拼图补上,命运是不会放我们走的。纳什维尔,我们去!去听听美国人民到底在唱些什么!”

        于是,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已经飞向南美时,一条充满宿命感和黑色幽默的动态,让他们社交平台的评论区彻底“爆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