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同海洋生物般漂浮在天花板下的巨大玻璃吊灯,有仿佛是从外星花园里移植来的、色彩斑斓的玻璃植物,还有一个巨大的、如同温室般的玻璃房,里面悬挂着一件由上千片红色、橙色、黄色玻璃组成的、如同太阳般炽热的巨型作品。
柳如烟看得如痴如醉,她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场景。
“玻璃这种脆弱的材质,居然能被创造成如此宏伟、如此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她惊叹道,“这真的是在挑战一种材质的可能性极限。”
“艺术的创新和科技的创新,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陆承说,“它们都需要打破常规的勇气,和将想象变为现实的执行力。奇胡利和比尔·盖茨,或许在用不同的语言,讲述着同一个关于‘创造’的故事。”
【奇胡利玻璃花园!美到失语!这是地球上该有的景色吗?】
【太梦幻了!每一件作品都像有生命一样!】
【陆总的解读太有深度了!艺术与科技,殊途同归。】
下午,他们来到了被誉为“极客圣地”的流行文化博物馆(MUSeUmOfPOpCUltUre,MOPOP)。这座由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建筑,外形就如同一个被砸碎的电吉他,充满了动感和解构主义的美学。
他们参观了科幻展厅,看到了《星际迷航》里的舰长座椅和《星球大战》里的光剑道具。他们走进了独立游戏展区,体验了各种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游戏。
而最让柳如烟感到震撼的,是涅槃乐队(Nirvana)的专题展。展览通过大量的照片、手稿、乐器和访谈视频,完整地再现了这支诞生于西雅图的乐队,如何用他们那充满噪音、焦虑和原始力量的“垃圾摇滚”,在90年代初,颠覆了整个主流音乐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