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黄金面具,他们还看到了图坦卡蒙墓中出土的其他宝藏:纯金打造的人形棺,镶满宝石的黄金宝座,以及各种战车、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些展品,向他们展示了古埃及王室那极致的奢华,以及他们对于“永生”的执着追求。
“一个只活到19岁的法老,他的陪葬品就如此惊人。”陆沉感慨道,“真不敢想象,像拉美西斯二世那样伟大的法老,他们的陵墓里,曾经该是怎样一番景象。”
在博物馆的“皇家木乃伊展厅”,他们还亲眼看到了包括拉美西斯二世在内的,数位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的木乃伊。看着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统治者,如今只是安静地躺在恒温恒湿的玻璃柜里,柳如烟的心中,生出无限的感慨。
“时间,才是最强大的神明。”她说,“它最终会将一切,都归于尘土。”
在开罗的最后一天,他们决定放慢脚步,去体验这座城市母亲河的魅力——尼罗河。
傍晚时分,他们登上了一艘名为“FelUCCa”的传统单桅帆船。船夫是一位皮肤黝黑、笑容淳朴的埃及老人。他升起白色的三角帆,帆船便借着风力,在宽阔的尼罗河上,安静地滑行。
城市的喧嚣,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河水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粼粼的金光。两岸,是现代的高楼大-厦和古老的椰枣林,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
柳如烟和陆沉靠在船头的软垫上,感受着拂面的微风,看着天边绚丽的晚霞。船夫用他那略带沙哑的嗓音,为他们哼唱起一首古老的努比亚民歌。歌声悠扬而伤感,仿佛在诉说着尼罗河千年的故事。
那一刻,柳如烟感觉自己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诗意。她明白了,为什么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会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条伟大的河流,不仅孕育了古埃及的物质文明,更滋养了这片土地的艺术、诗歌和灵魂。
当帆船回到码头,他们即将结束这次尼罗河之旅时,陆沉从背包里,拿出了他为柳如烟准备的,埃及篇的第一份礼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