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呢?啊这不身在曹营心在汉吗?”周至赶紧跟自己找补:“虽然到处瞎忙,可是古籍裱锦和纸张的仿品,还是搞了不少出来吧。”

        “我们蜀大古籍修复研究所的两个大福星,一个是杨啸谷先生,一个是你肘子,到现在我都觉得,好像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袁冬珏提到的杨啸谷,是华西协合大学教授,他是蜀中大邑人,在当时是知名古物鉴定专家和资深收藏家。他留给蜀都大学博物馆的东西,在许多人眼中看不出好歹来,但是对周至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杨啸谷收藏了一批古代纸张和典籍,大约有三百件,这批纸张自汉代起,历代皆有,足以说明杨啸谷本身也是一个古代纸品的大行家。

        这批纸张从西晋时期的桑皮纸,到唐代黄麻纸、白麻纸,敦煌藏经洞的写品,以及承载它们的写经纸,包括著名的宋代金粟山藏经纸,清代精美的暗花笺等纸品,可谓是一应俱全,堪称一个小型的中国古代纸张标本库。

        甚至可以说,杨啸谷一个人的专藏,不论数量只论种类的话,比故宫的收藏还要丰富。

        但是对于身具装裱背景周至而言,这简直就是前辈给自己留下的一个宝藏。

        有大量标本,自身极度专业,外加一点不差钱,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自然就是研究加复刻,还是极度仿真的复刻。

        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呢?自然就是提供这批标本的蜀大图书馆古籍修复研究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