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压抑死寂、人人自危的时刻,一声毫不掩饰的嗤笑,如同尖锐的哨音,划破了奉天殿的凝重。
“呵!”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晋王朱棡抱着双臂,斜倚在殿柱旁,脸上挂满了毫不掩饰的鄙夷和讥诮。
他目光扫过天幕上大同城头那些在王勋带领下、对着朱寿队伍点头哈腰、战战兢兢的守军,又故意地、带着浓浓挑衅意味地斜睨了一眼站在武将队列前列的朱棣。
“三哥?”朱棣眉头一皱,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
“老四啊,”朱棡拖长了调子,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殿内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充满了煽风点火的味道,“瞧瞧!好好瞧瞧你这一脉‘后人’养出来的好狗!啧啧啧……”
他摇着头,手指点着天幕,“想当年,本王坐镇太原,节制边军,麾下儿郎是何等威武雄壮?令行禁止,铁骨铮铮!鞑子见了都得绕着走!可你再看看现在?”
他故意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天幕,语气中的嘲讽几乎要溢出来:“这大同的兵,一个个缩头缩脑,对着个权奸谄媚得跟见了亲爹似的!哪里还有半分我大明边军的血性?软脚虾!一群没骨头的软脚虾!”
他猛地提高音量,矛头直指朱棣,也指向了那个权倾天下的“朱寿”所代表的未来,“不过嘛……也难怪!朝廷都被那朱寿祸害成筛子了,中枢糜烂,边军还能好得了?根子烂透了!从上到下,都烂透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带兵的‘熊’,源头在哪儿啊?嗯?”
这话,无异于当众扇朱棣的耳光!更是将朱棣未来子孙(在朱棡看来)统治下大明的衰败,赤裸裸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