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着报告,又联想到国师崔瀺近期在朝堂上那几次神鬼莫测的布局,据说灵感源头,同样是这位林先生。
烛火摇曳,映着他变幻不定的脸。
良久,他吐出一口浊气,缓缓点头。
“传国师,崔瀺。”
自“玉盘问道”之后,大骊皇帝对自己那位素来看不上眼的儿子宋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以往是藏不住的嫌弃。
现在是压不住的赞许。
朝堂之上,皇帝不止一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夸赞宋构“心性沉稳,渐有储君之风”。
这让满朝文武百思不得其解。
唯有国师崔瀺,轻抚长须,含笑不语,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高深模样。
他知道,陛下,这是彻底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