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难怪杨小山想不明白,他还只是在坊间游走,不曾站在高处观过大局。
谢玉琰道:“边民靠着谁能生存,就会亲近谁多一些。让藩人将他们都买通了,将来那些边民必定成为藩人的臂助。有他们帮忙遮掩,甚至假扮成盗匪,我们这条商路要怎么走?就算走得通,又要付出多少代价?”
更别提,将来若是两国再交战……
他们就是用榷场为西蕃送去了兵马和粮草。
不等旁人再说话,汤兴道:“大娘子,我愿意去西北,一定设法为商队蹚出一条路,不过……商队还需不少人手。”
谢玉琰看向杨小山:“你还记得陈荣吗?”
杨小山自然忘不了:“我们在山中寻到的逃民。”
谢玉琰道:“许多人做了逃民,永远不能归家,我让陈荣去寻这样的人手,在商队赚来的银钱,足够他们养家活口,他们就不必再躲在山中。”
“而且他们入山后,没少贩卖私盐,与边民有些来往,比旁人更容易熟悉当地的情形。”
杨小山瞠目结舌,原来早在那时候,大娘子就想到了这一步。
谢玉琰继续看汤兴:“陈荣只是帮忙找人,还要你们从中挑选合适的人手进行操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