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养个大匠,整日要琢磨新的样式,又费精神又费银钱。
不过……也有思量多的商贾,他看向谢玉琰:“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谢玉琰道:“既然是做买卖,自然要将话说到明面上。”
众人都点头。
那商贾才道:“泥炉卖的那么好,大娘子自己做不是赚得更多?这样就白白给我们……岂不可惜?”
谢玉琰道:“从前我也有这样的思量,不过谢家泥炉出了事,我就改了主意。”
“我能在大名府开多少陶窑?又能烧制出多少泥炉?若是有人与谢家一样效仿,烧出的泥炉出了差错,反而有损大名府泥炉的名声。”
“再者,”谢玉琰微微一笑,“我也没有那么多银钱,开更多的陶窑。”
几个商贾下意识点头。他们打听过,杨家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商贾,谢大娘子做泥炉买卖不过数月,别看泥炉卖的好,但毕竟烧制的不多,眼下难以积累更多银钱。
也是因为这个,他们才觉得是个机会,兴许能在这桩买卖上插一脚。
谢玉琰接着道:“现在陶窑多了,不管是现在的泥炉,还是以后烧制出什么新的物什,短时间内,就能遍布大梁,还怕有人再来仿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