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冤屈的、受过欺压的,都去杨坊副使家中写文薄。”
面对这些孩子,各家各户自然不用害怕,纷纷打开门询问。
“谁都能去?”
“能,”杨钦道,“不然我们能来喊叫?”
“我们不识字……怎么写文薄?”
杨钦指了指自己和身边的孩童:“我和师兄弟们都在童先生那里进学,我们帮你们写。”
没说要告去衙署,也没说写状纸,只要将人带去杨家就好。
这是嫂嫂嘱咐他的事。
杨钦还按嫂嫂说的,这桩事禀告了童先生,童先生对他们很是赞许,果然答应让师兄弟也来帮忙。
人越聚越多,坊中每家每户几乎都来了人。
有冤屈的写文薄,没冤屈的还不能看热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