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笑道:“拿了,不过不多,是整个村子凑的。”
“你们就不用了,留着给村中的老幼吧,”谢玉琰道,“今年冬日冷,不能吃不饱饭。”
郑氏听得这话不禁鼻子发酸:“大娘子放心,村中米粮够用,夜里连藕炭都随便烧了。”
虽然现在藕炭叫佛炭,但郑氏心里,它就是藕炭,谢大娘子的藕炭。
谢玉琰也知晓,郑氏说的随便烧,也就是夜里不会灭火罢了。
但越是贫苦人家,越容易知足。
既然郑氏他们一定要拿,谢玉琰也不会再阻拦,大不了过两日她让人再送些粮食去陈窑村。
于妈妈见状道:“那就吩咐大家装车吧!”
等到智远和尚来到水铺门口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副热闹的景象。
足足有二十几个人一同搬米粮。
大家有说有笑,甚是欢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