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的“531战略”,1990年的“908工程”,1995年的“909工程”,国家组织三次技术攻坚。

        猛攻电子技术,希望能守住国内市场。

        陆续诞生了无锡华晶、绍兴华越、上海贝岭、上海飞利浦和首钢NEC等多家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公司,

        但除了无锡华晶在台岛资本的注入后,实现盈亏平衡外,其余的公司尽数失败。

        因为,国内电子技术,在开改前主要客户是军方,无市场压力,良品率非常之低。

        3微米的芯片,良品率不足百分之一,而美方技术达到百分之九十。

        国家早早意识到半导体行业要进步,但产业群遭到围追堵截,外无技术输入,内无市场循环。

        几次攻坚都失败告终。

        直接跟国内讲,要搞“港积电”,在八十年代是难以受到支持的,还容易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

        必须得三次“技术战役”全面失败,国内才会改变想法。

        以爱国港商的身份,来国内买设备,在商言商,要比讲政治来的容易。

        梁漫平向上级联系后,很快获得批准,来到尹照棠的房间,笑着道:“阿棠,电子工业部元器件工业管理局已特批,允许清华研究所,立项建造第四代光刻机进行出口,定价还需要磋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