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部,都已经在成化年间彻底完成了西进,只有不里牙惕部还在和林附近游牧,不里牙惕的意思是‘林中百姓’,当然漠南的鞑靼人都把瓦剌人统称为‘养马奴’。
眼下准备西进的就是不里牙惕部,他们游牧的范围大概在北海附近,而不里牙惕部西进的原因,还有外喀尔喀七部的压迫,外喀尔喀七部的虏酋是阿巴岱汗。
敌人并不强大,甚至非常的弱小。
阻力主要来源于朝堂之上。
大明的‘精算’之风,已经从仁宗刮到了万历初年,在嘉靖年间,复套和恢复大宁卫统治,会被喊打喊杀,是个碰都不能碰的话题,谭纶在隆庆年间再言复套,是冒了极大的风险,但谭纶一直在为复套奔波。
在嘉靖二十五年起到嘉靖二十七年的复套之争中,首辅夏言、陕西三遍总督兵部左侍郎曾铣,在朝堂倾轧中,被斩首示众,复套问题成了禁区。
结合当下大明的政治环境,戚继光开始动笔,他制定了一个小步快走的计划,以矿山、官厂团造为根基,不断小幅度的开拓,开矿—探矿寻苗—修路—开矿,如此循环往复的开拓,无疑是一种更好的办法。
之所以能够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官厂团造的工匠们,拿起武器,就是极其优秀的战士,即便是西进的瓦剌四大部打算重返祖地回到和林,大明在阴山的军兵,也可以随时驰援。
这是个很抠唆的办法,但是能够被大明广泛接受的做法,毕竟大明只想要金银铜铁煤。
“陛下的书信。”瞭山走进了中军大帐,他将一个密封的信筒交给了戚继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