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大宁卫,你比当初宁王权力还要大啊,你还说伱不姓朱。”谭纶指着便宜行事那四个字,用力的点了点说道:“当初宁王就藩大宁巨镇,统塞上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何其威风?稍有动作,也要送书回京询问太祖皇帝啊。”

        “嗯?”戚继光眉头紧蹙的看着谭纶问道:“宁王殿下当初在大宁卫,都不能便[biàn]宜行事吗?”

        谭纶一拍桌子,笑着说道:“当年大宁卫的八万兵,隶属于大宁都司,又不是归宁王府管,宁王能调动的兵马只有二百铁林军罢了,现在戚帅手下精兵三万,京师就在五百里之外,和土蛮汗讲和,率众拿下,直扑京师!”

        “胡说八道。”戚继光笑了起来,谭纶也笑了起来。

        谭纶这话其实是重复一些言官不着调的言论,这是典型的不从军才能说出的话,大明不是没有藩镇,西北晋党族党,东北李成梁,西南黔国公府,东南殷正茂。

        戚继光若是真的从大宁卫竖旗造反,他还没领兵南下,就被马芳、麻贵等人割走了脑袋请功去了。

        这里,就必须要提到当初。

        戚继光送来了遴选将帅的名单,这份名单上,副总兵是马芳,参将麻贵、麻锦、李如松、杨文都在,当时朱翊钧问戚继光要不要黑箱操作一下,换掉马芳、麻贵、麻锦等人,戚继光的答案是不用。

        第一百六十七章立国之宏规,保安之上画

        从那个时候起,皇帝陛下都表现出了对戚继光的高度信任,也是从遴选武将开始,就决定了京营,从来不是戚继光的一言堂,所以,从任事上来看,京营没有条件造反,在面对北虏时候能够众志成城,若是调转枪口对准皇帝呢?

        这不是制衡之术,朱翊钧也从来不相信那一套,在遴选武将的时候,就怕晋党束手束脚,皇帝还要黑箱操作,戚继光不肯答应才作罢,现在更是直接一道密旨给戚继光便宜行事职权,就是典型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