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朱翊钧和前线沟通后,才了解到,当时在京都迎恩馆驻守的大明军兵,根本没打算活着回来。

        那时候的大明军面临着一个二选一,放火烧京都和神火飞鸦放平击退倭寇,击退倭寇就没办法放火了,神火飞鸦数量足够,但用于放飞神火飞鸦的车弩、弩弦不够用了。

        当时前线指挥李诚立,判断迎恩馆明军必败无疑,因为丰臣秀吉带领的倭寇已经将大明军兵团团围困,密密麻麻不计其数,李诚立判断局面,选择了放火烧了京都,这就是拼着玉石俱焚。

        只是李诚立没想到,丰臣秀吉在这场勇敢者的游戏里,选择了胆怯。

        丰臣秀吉因为后方大火,不得不选择了撤退。

        大明军这种向死而生的选择,就是宣示态度,最终逼迫倭人彻底投降,彻底打碎倭人的胆气。

        大明深入倭国腹地京都的军兵们,很清楚他们的目的,这是一支孤军,没有后勤、没有补给,就是昭示大明态度,还不肯降,就打到倭寇肯投降、完全臣服于大明意志为止。

        “陛下,大宗伯说,郊劳台可能出了点问题。”冯保将一本奏疏小心的铺在了皇帝面前。

        朱翊钧有些惊讶的说道:“郊劳台是王次辅主持营造的,怎么还没完工?王次辅领了这么多年鼎工大建,次次都是提前完成,这次怎么延后了?”

        很不对劲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