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生海啸后的当天,国际社会便向受灾最严重的印尼等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29日,国际组织便召开多部门联合会议,决定加大对于Z区的援助。

        30日,援助的第一批急需的食品医疗物资便已经送到Z区。

        31日,派出的第一批救援队伍已经到达受灾最为严重的苏门答腊岛。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等有关方面迅速做出反应,成立特别工作小组,受灾国驻有关国家使领馆启动了应急机制,积极组织援救,并向受灾国提供物质和资金援助。

        海啸发生后,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等相关机构立即开始协调各国救援行动,统筹救援物质的调配和分发等工作。

        2005年1月6日,在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和海啸灾后问题特别会议上,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等国组成的援助协调联盟将相关责任转移给联合国,进一步明确联合国在后续大规模跨国救灾行动中的主导协调作用。

        在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特别会议上,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就救援工作、灾后重建及合作建立区域防灾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多项倡议。

        联合国呼吁各国、全球大公司和各国红十字会为印度洋海啸受灾国募捐,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

        “彭会长,我代表淘宝控股公司,向印度洋海啸Z区捐款1000万美元。”

        1月9日下午,孙健来到红十字总会,双手交给彭会长一张支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