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有个知恩图报的。”
“陈砚是陛下您一手提拔,蒙受圣恩,自是对陛下忠心耿耿,只是他年纪尚小,往后没了陛下护着,又没其他靠山,路怕是不好走。”
汪如海见永安帝放下奏疏,便赶忙上前为其揉捏肩颈。
可见这侍候帝王的活儿也不是谁都能做得来。
永安帝闭上双眼,缓解双眼的疲倦:“若他走得出一条路,往后就是我大梁的肱股之臣。”
倘若走不出来,也就只能与其他臣子一样,或被贬,或丧命。
后面的话永安帝不说,汪如海也能猜到。
想到下午天子对陈砚的“推心置腹”,汪如海胆寒,愈发小心谨慎。
陈砚回到槐林胡同时,已有不少士子正守在此处,见马车前来,立刻有人大呼:“陈三元回来了!”
胡同内的士子们大喜,纷纷朝着马车涌来,将马车堵得前进不得。
陈砚卷起帘子,站在车辕上,对众士子拱手致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