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看出几分,便问她:“你看他年过四十,在山下是不惑之年,应当有子有孙了,会愿意放下一切进到山里修行吗?”
两个小儿不说话。
中年人便叹息一声。
他斟酌着,把现实,用小儿能够接受的话说明白。
“即便他是拜入山门,潜心修道,你们觉得会如何?”
初一:“就不用这样了。”
中年人说:“年过四十,拜师求道,资质低微,本身左不过五六十,六七十的寿数。要用多少年,方能入道延寿呢?”
“且有家室在身,他有家要养,上有祖母双亲,下有儿女孙辈。”
“虽是辛苦,但也可享受天伦之乐。”
“和拜入山门清修相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