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弄的,在现在这年头,大概也就只有牧民会这么做。
牧民游牧转场,南北反复穿梭上千里,逐水而牧,逐水而居。
阿勒泰的冬天漫长寒冷,暴雪狂风肆虐,在炎热的夏牧场还能住在毡房里,可到了冬季,就只能住在地窝子。
也正是因此,在冬牧场上,能看到不少每年冬季使用的,修筑得比较好的地窝子。
能容纳十人居住的地窝子,面积太小不行,这也就注定,所需要挖掘的土方量不少。
等到工具楔上木把,十人齐上阵,或是铲土,或是挖掘。
在这流金淌银的河边,一个个精神亢奋,想不卖力都不行。
整整挖了三天时间,算是清理出一个面积差不多十平米,深两米的土坑,砍来桦树木杆做檩条、椽子,用河边割来的干枯芦苇铺上厚厚一层,又往上面盖上带来的塑料布,糊上一层草泥,算是完成了建造。
在地窝子里边靠墙的位置,就用留下的土台子来作为睡觉的床。
在靠近出入通道位置的左侧,则是用沙滩上捡来的石块,和着稀泥糊了一个土灶用来做饭,并斜着凿出一个土洞作为烟道,在外面又用石头、稀泥加高烟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