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越靠近底板,金子越多,而挖到底板之后,一个矿也就算耗干净了。

        换句话说,验沙时,在小半岛上往下撅挖了两米见到的金苗,那只是含金层的表层,往下往往还有两三米,甚至还会更深。

        那个验沙的沙坑底部,就已经见水,再往下撅挖,注定坑里将会汪上很深的水,甚至比人还深,这就必须想办法把坑里的水给排出去。

        按照砂金随水纹移动的特点,周景明判断,砂金会更多地富集在小半岛朝着上游凸起的堆积得最高的那一面,也就是验沙挖掘出的沙坑所在的位置。

        他跟彭援朝讲解过后,又绕着小半岛细细看了一圈,决定在小半岛下游最低矮的位置,直接打通一条比较深的水沟,朝着沙坑所在位置掘进,利用地形落差进行排水。

        到时候,因为矿深,还有必要在挖开的基坑中间,弄个架子,用挑杆和辘轳来运出坑底的泥沙,会比用人力举高递送、用绳子提要省力得多,可以在淘到最深处再说。

        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隔天,尽管小雨靡靡,十人还是抓紧时间在小岛下游最低的位置,朝着小半岛的凸面挖沟。

        周景明更多时候,是拿着金斗子,将掏挖出来的泥沙,送去河里淘洗,看看有没有金子,若是有,也就可以从开出的沟里朝着沙坑位置采砂。

        边淘边挖排水沟,一举两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