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劲衍点头,走到城墙边,高声对牧民们说:“多谢各位乡亲!但战场凶险,你们只需协助士兵运送物资、守护后方即可。待击退敌军,我萧劲衍定当重谢!”

        安排好牧民,萧劲衍又与几位将领商议战术:“狼山部虽人多势众,但他们长途奔袭,粮草不足。我们只需守住城池,拖延时间,再派一支骑兵绕到敌后,截断他们的粮道,不出十日,敌军自会不战而退。”

        “将军英明!”将领们齐声赞同。

        黄玉卿忽然想起空间里的《北境兵略》,连忙说道:“萧郎,我记得古籍里说,狼山部骑兵虽勇猛,但不善攻城,且怕火攻。我们可以在城墙外挖陷阱,填上干草和硫磺,等敌军靠近,就用火箭引燃,定能挫他们锐气。”

        “好主意!”萧劲衍立刻下令,让士兵们抓紧时间在城墙外挖陷阱,又让人去酒坊搬运烈酒,混合硫磺制成火油,准备用于火攻。

        城墙上忙碌起来,士兵们挖陷阱、备弓箭,牧民们运送物资、搭建医帐,每个人都各司其职,脸上看不到丝毫慌乱。黄玉卿穿梭在城楼上,给士兵们分发用灵泉水浸泡过的干粮——这种干粮不仅能饱腹,还能增强体力,让士兵们在严寒中保持战斗力。

        “母亲!”念安和念北的声音传来。黄玉卿转头,看到两个孩子在管家的护送下走来。念安手里抱着一个沙盘,念北则提着一个装满账本的箱子。

        “你们怎么来了?这里危险,快回去!”黄玉卿连忙迎上去,想把他们送走。

        念安却固执地摇头,指着沙盘说:“母亲,我看了父亲的军事沙盘,知道哪里是敌军的必经之路。我画了一张陷阱布局图,或许能帮上忙。”念北也举起箱子:“母亲,这是商会的物资账本,我算好了粮食和药品还能支撑多久,也好让您和父亲心里有数。”

        看着孩子们认真的眼神,黄玉卿心中既欣慰又心疼。她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好,那你们跟在管家身边,不许靠近城墙,知道吗?”

        “知道!”两个孩子齐声应道,乖乖站到管家身后,认真地看着城墙上的部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