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署名张允,永乐镇人士,文章锦绣,辞藻华美,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诗赋更是清丽脱俗,策论条理分明,看得出家学渊源深厚,是标准的“才子”模板。

        另一份,也是出自永乐镇人士,属于那个他在考棚内驻足观望,字迹令他眼前一亮的王明远。

        此子经义阐释不落俗套,常有发人深省之语,尤其那道策论,务实具体,直指要害。

        甚至让他萌生了将此策略加完善上报州府、充作今年政绩亮点的念头。

        只是……那首七言绝句《春耕》,实在过于平实寡淡,比之张允的珠玉在前,简直判若云泥。

        “才情……新意……字……诗……”刘县令喃喃自语,指尖在两份卷子上来回滑动。

        案首之位,不仅关乎考生前程,更关乎他这父母官取士的眼光与标准。

        若取张允,稳妥;若取王明远,则彰显了他更重实学与新见的偏好,他着实纠结。

        窗外的打更声音临近,催得他心烦意乱。

        最终,他长叹一声,将王明远的卷子郑重放在了最上面。

        字,是读书人的门面,更是心性;策论,关乎民生治理,乃为官之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