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考学术视野与思辨能力,但涉及学术流派之争,需谨慎应对)

        第四题:今岁多地遭蝗灾,粮价飞涨,流民渐增,当如何安民生、稳社稷?

        (这题在府试这个阶段着实有些超纲,而且直击当下民生难题,需拿出切实办法,估计也是想通过这题筛选下真正的有才学之辈。)

        第五题:以“秋夜读书”为题,作五言律诗,限“光”韵。

        (这题感觉出题者很有巧思,和以往的春耕、劝农、劝学、花鸟鱼虫完全不一样,这是考验考生的发散思维了,还好难不倒他,之前他就收集了很多这方面的词。而且有柳教谕赠予他的改良版词的加持,应该问题不大。)

        又思索了一遍后,定了定神,他提笔蘸饱了墨,先在草稿纸上落笔,依次作答。

        第一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

        他脑中瞬间闪过前世工地上那些考了一堆证却图纸都画不利索的“理论家”,还有只会埋头苦干不懂总结优化的“老黄牛”。

        每次被优化的永远都是这些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感觉扯远了。

        于是笔走龙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非独悦于温故,实悦于温故而知新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