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努力将这种辩证关系揉进去,既守经文本义,又带点现代实用思维,希望能让考官眼前一亮。
大雍朝的考试相对主观,能答出来是其一。
能答的好,答的更有巧思则更能获得考官的青睐,才能取得靠前的名次。
若只是照搬书中讲述,没有任何自己的思考在其中,那绝对是无法通过考试的。
接下来便是第二题:“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此题暗藏儒家“内圣外王”的进阶逻辑。
王明远联想起前世“躺平”与“内卷”之争,笔锋一转:
“独善非隐逸,乃蓄力待时。姜尚渭水垂钓,孔明耕读隆中,皆守道待机;
兼济非滥施,须持矩量度。骤贵而忘本,终致身败名裂......”
结语直指核心:“士当如江海,穷时静水深流,达时奔涌润泽万物——动静皆守中正,方为真君子。”
最后则是经义的最后一题:“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