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负责全军武器系统规划的赵将军,刚刚兴致勃勃地阐述完他对未来空天战争的宏大构想。那是一个结合了他毕生心血,涵盖了电磁、激光、高能粒子束等多种武器协同作战的庞大体系。
他期待着学生们的惊叹与提问。
然而,王浩和林晓灵几人,只是安静地听完。
然后,王浩在战术推演台上,输入了一行简单的指令。
“启动‘守望者’AI,针对刚才的攻击预案,生成一万种以上的最优反制策略。”
刹那间,巨大的全息模型中央,代表“南天门”的空天母舰纹丝不动。
而环绕着它的防御圈,却瞬间爆发出万千道璀璨的光芒。
一道道匪夷所思的反制方案,以毫秒级的速度在模型中演化、呈现。
“方案一:引力透镜偏折。在敌方激光武器发射路径上,瞬间生成微型引力场,使其攻击坐标产生米级偏差。”
“方案二:量子泡沫欺骗。释放诱饵信号,模拟我方核心模块的量子特征,引诱敌方高能粒子束攻击虚空。”
“方案三:蜂巢式动能拦截。发射三千六百枚微型拦截弹,在AI协同下,于亚空间提前构建拦截矩阵,精准摧毁所有来袭实体弹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