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项目都像一部科幻电影的标题,宏伟、壮丽,却也空洞、遥远。它们有项目负责人,有研究方向,有最终目标,唯独没有告诉学生,第一步该怎么走。

        这对于一个习惯了跟着老师的课程表,一步一个脚印,将知识点逐个攻克的尖子生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她赖以成功的整个体系,在这里,似乎被完全颠覆了。

        看着群里那些关于“天坑专业”的哀嚎,林晓灵的指尖在键盘上空悬停了许久。她反复斟酌着自己的措辞,既怕显得无知,又怕流露出高高在上的疏离感。

        最终,她打出了一行礼貌而克制的话。

        “大家好,我想请问一下,有没有人知道龙海大学的课程是怎么安排的?”

        “我看了官网,上面完全没有传统的课程表,只有一个个的【‘创世’级项目】。”

        “我从小到大都是尖子生,习惯了跟着老师的课程表,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

        “但龙海大学这种全新的‘项目制’学习模式,让我感到很无所适从,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

        “万一我跟不上项目进度怎么办?”

        如果说,陈勇的抱怨点燃的是“怀才不遇”的愤怒,那么林晓灵的提问,则直接击中了另一部分习惯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好学生”内心最深处的焦虑。

        连省状元都感到恐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