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空气中那低沉的嗡鸣声陡然拔高,变得尖锐。一道道幽蓝色的电弧在投影装置的能量核心周围凭空浮现,像是被无形之手牵引的灵蛇,盘旋、汇聚。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一个极致。

        直播间里,弹幕彻底消失,千万观众仿佛都与实验室内的研究员们感同身受,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按照方振国教授的理论模型,这些能量将在一个精确到普朗克尺度的奇点上完成汇聚,最终形成一个内核稳定、外层能量逸散可控的、完美的球状闪电。

        全息投影中,那汇聚的蓝色光点越来越亮,越来越刺眼!

        成功了吗?

        要成功了吗?!

        然而,就在那光芒达到极致,即将完成最后质变的千分之一秒。

        似乎是其中一个关于量子隧穿效应的概率参数,在最终计算时出现了一个小数点后第九位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小错误。

        这个错误,在常规实验中无伤大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