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洋洋洒洒,长达数万字,以一种貌似客观中立的笔触,编织了一张巨大的谎言之网。

        “……据一位要求匿名的业内顶尖结构工程师透露,龙河大学那个所谓的‘生态穹顶’,其设计完全违背了基本的材料力学原理。

        他们甚至无法解决最基础的结构材料承重问题,项目在启动之初,就已经陷入了事实上的停滞……”

        “……能源自给自足更是天方夜谭。

        我们的记者调查发现,龙河大学的能源项目团队,曾向全球超过十家顶级新能源企业发出过技术咨询,但他们提出的能量转化效率和储能密度指标,被所有企业定义为‘科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高管直言,‘那不是技术指标,那是痴人说梦’……”

        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斥着“权威”的口吻和“确凿”的证据。

        每一个论点,都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顶尖专家”来背书。

        这些专家,口径出奇地一致。

        他们从材料学、能源学、工程学、金融学等各个角度,对【“方舟”计划】进行了全方位的、毁灭性的“解剖”。

        文章的结论,充满了幸灾乐祸的论调。

        “龙河大学之前所有的高调行为,本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概念’营销。他们用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宏伟蓝图,吸引了全球的目光,骗取了难以想象的资金与政策支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