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扎西整编
第22章扎西整编
凛冽的寒风卷着云南扎西(今威信)山地的碎雪,抽打在独立团战士们疲惫却依旧挺直的脊梁上。从土城青杠坡那场惊心动魄的血战,到一渡赤水的仓促西进,再到一路承担后卫重任、节节阻击追兵,王林和他的“铁血后卫虎团”如同磐石,牢牢挡在全军身后。土城一役,独立团以悍勇之姿力挽狂澜,硬生生堵住了北线缺口,但也付出了200余名精锐战士血染青杠坡的惨痛代价。如今,当部队终于抵达这滇东北的偏僻山城扎西,全团人数已从巅峰时的2700余人,锐减至2500余人。寒风中的营地,弥漫着大战后的疲惫与无声的哀思。
扎西,这座笼罩在阴冷湿雾中的小城,注定要成为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1935年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里召开。会议的气氛凝重如铅,土城之战的失利、北渡长江计划的彻底受阻、追兵如影随形的巨大压力,都迫使中央必须做出根本性的调整。
会议的决议如同惊雷,迅速传遍各部队:《军委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这是对“搬家式”行军彻底、决绝的否定!核心只有一个:轻装、机动、充实战斗力量!
“整编?”王林在团部看着军团转发的命令全文,眉头紧锁,又缓缓松开。命令要求:除红一军团保留师级建制外,红三、五、九军团均取消师级编制,由军团直接指挥团级单位。干部大量下放基层,“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长,机关人员充实连队”将成为普遍现象。红五军团,这支以“铁血后卫”闻名、同样在湘江和长征路上损失惨重的英雄部队,将撤销其第十三师编制,整编为三个直辖于军团的精锐步兵团——第37、38、39团。
一切为了速度,为了生存,为了能在川滇黔边的群山与强敌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老王,老钟,”王林看向政委王光道和团事务长钟光邦,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明悟,“中央这次是下了狠心,要刮骨疗毒了。看看命令里说的,‘彻底轻装’、‘充实战斗连队’、‘提高机动性’……这才是咱们从湘江一路用血换来的教训!”
很快,军团长董振堂亲自召见了王林。在五军团略显简陋的临时指挥部里,董振堂面容憔悴,眼神却锐利如鹰。
“王林同志,坐。”董振堂指了指凳子,开门见山,“扎西整编的命令,都清楚了吧?”
“是,军团长!坚决拥护中央决定!”王林挺直腰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