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如何巧妙引用上级精神提升报告高度,到如何用车间鲜活事例让报告血肉丰满……

        他将自己几十年浸淫在浩如烟海的公文堆里、用无数个日夜和心血磨砺出的深厚功力,毫无保留地、细致入微地展示出来。

        他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用厂里过去的实例佐证,时而对比不同措辞带来的微妙差异。

        阳光明听得如痴如醉,频频点头,手中的笔几乎没有停过。

        他时而凝神思索,提出自己的疑问:“周师傅,那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这种提法,会不会太虚?赵厂长会不会觉得是套话?”

        周炳生立刻耐心解答:“虚不虚,关键看后面有没有具体抓手。

        如果后面跟着‘修订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强化班组安全日检查制度’、‘落实责任人考核奖惩’这些实在内容,它就不虚,就是个很好的统领句。

        如果后面空空如也,那就是套话,要不得!”

        阳光明恍然大悟,赶紧记下。

        一老一少,一个倾心相授,仿佛要将毕生所学倾注而出;一个虚心求教,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宝贵的养分。

        他们沉浸在一种纯粹而热烈的、关于“生存智慧”与“职场精要”的交流氛围里,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