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景象像褪了色的老照片,既熟悉又陌生。

        街道狭窄,铺路的石块多已碎裂凹陷。两旁建筑多是低矮的砖木结构,灰墙斑驳,大都是木制的门窗。

        偶有几栋带点西式风格的楼房,也蒙着岁月的尘埃。

        自行车是主角。

        穿着蓝灰工装或军绿服的人们,骑着“永久”、“凤凰”、“飞鸽”,铃声叮铃,聚集在一起汇成流动的车流。

        偶尔驶过的公交车是老式的“巨龙”铰链车,车身红白或蓝白漆,哐当作响,冒着黑烟。

        街上几乎没有轿车,偶尔驶过的是草绿色的吉普或方头的“上.海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街边的店铺很少。

        副食品店门口排着长队,系着白围裙的营业员面无表情地忙碌着。

        烟纸店(小杂货铺)柜台里,摆放着有限的日用品。

        墙壁上,巨大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