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男人自私,平日里没什么,大家在一起相互学习,学习到的不定只限于书本知识。
再怎么说,县学里那些学子,即便是附生,院试成绩在两百名以外,也是秀才,还是有点能耐的。
像有的附生诗就写的很好,虽达不到经典绝唱那种层次,却也足以令人惊艳,这就是人家的优异点。”
瞧把你羡慕的!
周半夏忍笑接过话,“对方有此优异点应该还是和身处的环境有关,熟能生巧,听多了,写多了,自然有进步。
不是有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先不说诗,就说飞花令吧,是不是没有诗词基础的根本玩不转它?
可五六七岁小姑娘能接上一两句的比比皆是,并不是这些小姑娘已经系统学习过诗词格律知识。
是环境,是自幼起听多了祖母母亲等人行飞花令,她们自然而然的熟记了几句,是不是显得非常聪慧?”
若是仅此熟记几句接上的话,纯属孩子学舌而已,说非常聪慧有些夸大,只能说机灵,却不得不说,这人和人,“起步线不一样。”
“对头!”周半夏竖起大拇指,“就是这个意思,你又输给人家什么了,不过是只要给你时间便可超越的问题罢了。
你如今自己想出来的诗词就不赖,最起码不是打油诗也不是,不瞅人家起跑线早了,还实实在在寒窗苦读多少年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