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到今日,这两棵汉封“将军柏”仍然生长在嵩阳观的大院里,“先入为主”这个成语也成了汉武帝知错不改的见证。
却说武帝下诏来召相如,相如便与文君暂别束装上路。相如出门坐在车中,自思我昔日屈身酒保为人所笑,此次奉诏入京,主上谅有用我之意,将来必须高官厚禄衣锦还乡,方足一洗从前耻辱。正在沉思,车马忽然停住。原来成都城北有一桥名为升仙桥,又有送客观,乃是送行之地。相如车到此处,早有许多亲友闻他入京在此等候。相如急下车与众人相见,各道殷勤,叙谈片刻,彼此珍重而别。相如出到市门触起车中思想,命从人取笔,就在市门上题道:
“不高车驷马,不复此过”。
相如题毕驱车前进,一路晓行夜宿到了长安,入见武帝。武帝问道:“《子虚赋》是否亲笔?”相如答道:“《子虚赋》原出臣手,不过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武帝遂令尚书给与笔札。相如遂作《上林赋》奏上武帝。《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与《子虚赋》相衔接,且更有文采。此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形象。武帝展览一周,觉得满纸琳琅目不胜赏,叹为奇才拜为郎官。
一日相如从武帝至长杨宫射猎,武帝年富力强,最喜亲击熊豕驰逐野兽。相如上书谏阻,武帝见疏称善,乃罢猎而还。路过宜春宫秦二世被弑处,相如又作赋凭吊,武帝览辞叹赏,遂拜相如为孝文园令。
司马相如一时春风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己忘却。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
终于有一天,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飘零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十分惊叹妻子才华横溢。遥想昔日的夫妻恩爱之情,不觉羞愧万分。
汉武帝时期,南越一直是个“难剃头”,用一句话来形容它和大汉的关系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南越一会儿宣布“回归”汉朝的怀抱,一会儿又宣布独立,总之和汉朝的关系是若即若离。也正是因为这样,汉武帝没有少花费精力来处理南越的事情。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番阳县令唐蒙出使南越,希望南越归附汉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