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看中文 > 历史小说 > 秦汉传奇 >
        窦宪害怕窦太后重用刘畅分了他的大权,就派刺客把他给暗杀了,窦太后吩咐窦宪去捉拿凶手。他自己肯定不会捉自己,于是把杀人的大罪推在刘畅的兄弟刘刚身上,说他们弟兄不和自相残杀,窦宪派御史和青州刺史去查办刘刚并严刑拷打他。尚书韩稜上书窦太后说刘畅在京师遇害,刘刚远在青州,应该在京师捉拿凶手才是。太尉何敞亲自调查。结果水落石出,窦太后大怒,将窦宪关闭在内宫。

        117汉章帝与窦皇后

        窦宪自知忤怒太后,于是请求出击匈奴以赎死罪。当时匈奴分南北两部,南匈奴亲汉,北匈奴反汉。正好南匈奴请求汉朝出兵讨伐北匈奴。朝廷便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佩金印紫绶,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及羌胡兵出塞。

        窦宪与北匈奴经过两次大战,北匈奴主力被彻底歼灭,其残部的去向《后汉书》说是“不知所终”。而按照《罗马帝国衰亡史》的说法,“这些逃跑的匈奴人”采取“转向西方进军”的战略。长途奔袭到欧洲的黑海和多瑙河一带,接着又同这里的原住民哥特人一起向西侵袭,直到罗马城下,最终古老的帝国在众多‘蛮族’的强大压力下覆亡。从这个角度不妨说窦宪对北匈奴的作战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而且推动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窦宪大胜归来后升任大将军,封武阳侯。

        窦宪平定匈奴后威名大盛。于是以耿夔、任尚为爪牙,以邓叠、郭璜为心腹,把揽朝政占据要津。一时刺史、守令等官员多出其门。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因为违忤窦宪之意相继自杀。朝臣震慑望风承旨。窦笃进位特进,窦景为执金吾,窦瑰为光禄卿,兄弟当朝,贵重显赫倾动京都。他们侵凌平民强夺财货,篡取罪人抢掠妇女。搞得京都商贾闭塞如避寇仇,而主管官吏噤若寒蝉,忍气吞声不敢举奏。司徒袁安见天子年幼外戚专权,深为忧虑,言及国家大事,往往呜咽流泪。无奈窦氏势力太大,父子兄弟并居高位充满朝廷。

        公元93年,权势通天的窦宪想自己做皇帝,他和女婿郭举同谋想暗杀和帝,但走漏了风声。汉和帝当时才15岁,而前朝后宫都是窦氏兄妹的势力,没有任何肱股之臣,和帝只能和心腹宦官郑众密议,决定杀了窦宪。

        清河王刘庆是宋贵人的儿子,汉和帝刘肇是梁贵人的儿子。他们两关系一直很好,而且都恨太后和窦家弟兄。两人一商量,刘庆拼着性命也要干。和帝有了刘庆做帮手,很快跟司徒丁鸿、司空任隗联系上了。

        考虑到窦宪驻扎在外,怕他兴兵为乱,和帝谋定后忍而未发。适逢窦宪和邓叠班师回京,和帝大喜,下诏让大鸿胪持节到郊外迎接,并按等级赏赐军中将士,以安其心。窦宪把军队驻扎在城外,自己进了城。这时候天已经黑了。窦宪决定在家里休息一夜,第二天早上再朝见皇上。这时和帝亲临北宫,吩咐司徒兼卫尉丁鸿派卫兵关上城门,然后逮捕了邓叠、邓磊、郭举、郭璜,并下狱诛死。

        窦宪消消停停地睡了一觉,等到天一亮,门外全是士兵。汉和帝的使者敲门进去,说有诏书到。窦宪慌忙趴在地上领受诏书。诏书免去窦宪将军的职司,改封为冠军侯,且催他立刻离开将军府回到自己的封邑去。等他们回到封地后不久,和帝又逼迫窦宪、窦笃、窦景自杀。窦氏四兄弟中,只剩下没有参与谋反的窦环逃过一死。

        和帝在郑众等宦官的协助下,一举铲除了把持朝政的窦氏兄弟,从此开始执掌朝政。和帝亲政后,下诏升郑众为大长秋,而且册封他为鄭乡候,这也是东汉宦官封侯的开始。在和帝的信赖和庇护下,宦官的势力强大起来。和帝利用宦官的力量铲除窦氏,结束了东汉第一个外戚专权的时代,却也打开了宦官专政的局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