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幅画都是避重就轻,有意无意地刚好躲开了绘画的缺陷。

        国画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章法和变化,章法就是规矩,构图和笔划,都是需要有有一定的规矩的。

        变化则是规矩的进阶,线条要能够表现出缓急,点顿,飞白断续等诸多方面,起笔,入笔,行笔,收笔,结笔,不能毫无变化,节奏,风格和个性,就是通过这些来表现的。

        最好的借鉴,就是书法,以书法章法入画,这就是匠人画和文人画的分野,审美和格调也会因此得到极大的提升。

        这不是矫情,而是因为书法的美学体系和用笔风格本身就是高级审美的表现,以之入画后的确增加了灵动的变化,提升了“画品”。

        当然这些和当前水平的三嬢说不着,说了三嬢估计也体会不到,更表达不出来,所以当她画竹子,梅花,松树这类植物的时候,书法不行的弊端就在这些画作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画竹需要对横竖撇点捺有长足的理解才能够画得好,梅花需要对行草有一定的造诣,才可以表现出枝干的灵动自然,而松干和松皮,对于枯笔写篆、隶的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而松针对控笔的要求极高。

        这些都不是一年两年练的出来的。

        其实兰花,菊花,荷花对笔法也有要求,但是不如别的题材那么高,兰花虽然对线条有要求,但主要都是撇,提,相对变化要少一些。菊花和荷花的叶子则是模块,花瓣勾勒也相对简单,因此不容易露怯。

        “写字吧。”三嬢打开了墨盒,拿出笔来递给周至。

        “真要直接写?这样不太好吧?”周至说道:“主要是老师一眼就看得出来,到时候不给你算成绩怎么办?”

        “那怎么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