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我给你写在单子上,你抄上去吧。”周至接过笔来,寻了一张宣纸,分别写下“随处幽林与穷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周至都是写的繁体字,好些字三嬢还不认识,诗句也不明白,于是周至又在边上将简体字写了出来,顺带讲解诗句的出处和意思。
“三嬢你写写自己字我看看?”
“那你可不能笑话三嬢。”三嬢拿起笔来,抄了“无情有恨”那两句下来,怎么样?
当真不怎么样。周至想了一下:“三嬢你试着控制一下笔,将笔画粗细控制到差不多一只,其余的就每一笔的入笔慢一点,出笔快一点。”
三嬢又写了一遍:“也?好像好看了些呢。”
周至说道:“再写一遍,保持刚才入笔收笔的感觉,我们这次把字写扁一点。”
三嬢再写了一遍:“嗯,越来越好看了。”
“如果大小控制不住的话。”周至说道:“那就交换着来,笔画繁复的字写大一些,笔画简单的字写小一些,力争做到错落有致,大小结合。”
周至用刚刚教给三嬢的笔法写了一遍,不过他写得就要漂亮多了,是一种“简书”,就是古人写在竹简上的早期隶书,是手持竹简竖立着,用小毛笔在竹简上写下来的。
周至学写的是银雀山汉墓竹简,字体随性而流畅,是当年的刀笔隶很随性舒展地写下来的,十分的潇洒自在,这个字体和三嬢的字有点类似,也没有非常严格的章法要求,周至觉得可以让三嬢模仿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