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老朱家的祖传本领
天幕幽光流转,是一派江南的温婉沉静。
碧波荡漾的西湖之畔,两座庄严肃穆的坟茔比邻相依,松柏苍翠,香火不绝。一座是精忠报国却含冤而死的岳武穆王岳飞之墓,另一座,赫然便是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社稷于倾覆之际的兵部尚书于谦!
天幕文字流淌着敬意:“于少保力守京师,挽狂澜于既倒,功在社稷,名垂青史。惜乎含冤而逝,后得昭雪,谥‘忠肃’,葬西湖三台山麓,与岳鄂王同辉,世称‘西湖双少保’。”
画面中,文人墨客、贩夫走卒,络绎不绝地来到于谦墓前,或肃立默哀,或焚香祭拜。那份源自民间的、朴素的敬仰与追思,透过天幕,清晰地传递到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
“好!好一个‘西湖双少保’!该当如此!这才是我大明忠臣该有的身后名!”魏国公徐达猛地一拍身前案几,发出“砰”的一声震响,这位以沉稳著称的开国第一功臣,此刻须发微张,眼中激赏与痛惜交织,“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于谦此功,当与日月同辉!葬于岳王身侧,青史并称,实至名归!”他声音洪亮,带着战场上磨砺出的金石之音,在殿内回荡。
太子朱标亦是动容,长叹一声:“为国为民,死而后已,虽蒙冤屈,终得昭雪,民心所向,青史留名。此乃人臣楷模!”他看向天幕的目光充满了敬意与向往。
就连一向桀骜的蓝玉,此刻也难得地收敛了那份玩世不恭,盯着那两座并立的坟茔,鼻腔里重重地“嗯”了一声,算是认可。能跟岳飞搁一块儿,这于谦,是条汉子!
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深邃。他看到了于谦的功绩,更看到了那份民心。忠臣良将,为国捐躯,最终能得此身后哀荣,得万民敬仰,这无疑是他心中理想的臣子归宿。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掠过他刚硬的嘴角。然而,这份赞许很快被接下来天幕的急转直下所打破。
天幕画面骤然一变,阴云密布,宫阙森森。曾经的“夺门功臣”、如今位极人臣的兵部尚书徐有贞,正跪伏在年轻的英宗皇帝朱祁镇脚下,涕泪横流,苦苦哀求着什么。他身边,是太监总管曹吉祥那张看似恭谨、实则藏着毒蛇般阴冷笑容的脸。
天幕文字冷峻地叙述着这场阴谋的开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