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瞬间死寂。朱元璋的脸阴沉得能滴出水,胸口剧烈起伏。徐达、耿炳文等人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荒谬绝伦的寒意。朱标长叹一声,闭目摇头。朱棣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只觉一股腥甜涌上喉头——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儿!
压抑的气氛并未持续太久。天幕光芒流转,新的篇章展开。
身着朱见深(此时已更名朱见濡)在奉天殿登基,是为明宪宗。他面容沉静,眼神却透着一股历经磨难后的坚毅。登基之初,两道震动朝野的诏令接连颁下:
“其一,昭雪兵部尚书于谦冤狱,追复官职,遣官致祭!”
“其二,恢复景泰帝朱祁钰皇帝尊号,修葺陵寝!”
“好!”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眼中精光暴射,方才的阴霾被冲散大半,“当机立断!于谦乃社稷功臣,景泰虽有私心,亦曾为帝,名分不可废!此子此举,大快人心!深得为君之道!”他对这个不知道已经是第几代的子孙的印象,第一次有了显著的提升。
徐达捻须颔首,目露赞许:“拨乱反正,安定人心,善莫大焉。小小年纪,有此心胸魄力,难得。”
画面再转。年轻的宪宗端坐龙椅,神情专注地听取阶下大臣奏报。李贤、商辂等阁臣面容清癯,侃侃而谈。
字幕标注:“宪宗初期,倚重贤相李贤、商辂,斥逐佞幸王纶、钱溥等,体察民情,蠲免赋税,慎用刑罚,考察官吏,朝堂气象一新。”
天幕展现出民间景象:田野禾苗青青,市集商贾往来,百姓面容虽带风霜,却无菜色,街巷间偶有小儿嬉戏。
旁白总结:“成化年,朝政清明,能臣汇集,社会整体‘幸称小康’,太平无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