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奉天殿内的君臣们,无论是朱元璋、马皇后,还是朱标、朱棣,甚至是一向挑剔的蓝玉,都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经历了“堡宗”的土木堡奇耻和夺门之变的荒唐,大明终于迎来了一个看起来正常、甚至颇有作为的皇帝!

        “好!好一个‘幸称小康’!”朱元璋脸上难得地露出了笑容,捻着胡须,语气带着久违的欣慰,“此子不负众望,能守成,亦知进取。看来老四家这一支……”他目光扫过阶下的朱棣,后半句“还有点指望”没说出来,但意思不言而喻。朱棣也觉面上有光,挺直了腰板。

        天幕的光晕变得柔和,画面沉入幽深的宫苑。一个约莫三四岁、惊恐万状的男童(幼年朱见深)蜷缩在巨大而冰冷的床榻一角,小小的身体瑟瑟发抖。殿外风声呜咽,树影摇曳如同鬼魅。每一次风吹草动,都让这孩子惊惧地抱紧自己。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快步走了进来。那是一个宫女打扮的女子,身量已长成,约莫十八九岁年纪,面容算不得绝美,却异常温婉沉静。

        她走到床边,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坐在冰冷的地砖上,背靠着床榻,将那惊恐的孩子轻轻揽入怀中,用自己温暖的体温和轻柔的哼唱驱散无边的恐惧。镜头拉近,定格在她坚定守护的眼神上——万贞儿。

        旁白低沉而深情:“正统十四年,19岁的宫女万贞儿,奉命照顾时年两岁的皇太子朱见深。此后,政局动荡,太子被废,幽居深宫,朝不保夕。唯有万贞儿,寸步不离,日夜守护。多少个惊魂之夜,她便是这样坐在太子的床边,成为他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和依靠。幼年的朱见深,唯有在她身边,才能安然入睡。”

        奉天殿内,刚才因“幸称小康”而轻松的气氛荡然无存。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复杂地看着天幕上那相依为命的画面。

        第229章朱见深与万贞儿

        画面快速流转。朱见深登基为帝,意气风发,不顾一切地想要立那个已年近四十、容颜不再的万贞儿为皇后!生母周太后激烈反对,群臣哗然!他无奈,封其为贵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