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毫米的口径在哪里都可以算是火炮了。但是在新时代的军队这里,大体上只能算“班组级”的火力。
“等下,45公厘,会不会太大了?”
“这个主要是考虑到战场上的实际需要。这个口径,差不多可以击穿任何战车了。”
王师在以前所使用的战车防御炮——简称战防炮的武器,口径其实都不到40毫米。
王师的战车偶尔也使用次口径穿甲弹——也即,利用弹托来发射比炮管口径更小的炮弹。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口型越大装药越大,炮弹本身的尺寸反而不是越大越好。
然而在炬素武器这里,问题就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我想问的是,40公厘的口径会不会太大了?备弹会很少吧?”
“放心,这是个次口径弹药。”
“什么意思?”
“意思是,虽然可以发射更大口径的弹药,但它其实其实是用40公厘的弹膛容量来发射20公厘的枪弹。因为就穿甲能力来说,20公厘的口径已经够用了。把口径增加到那么大,主要是为了增加炮弹所具有的能量。”
换而言之,这是个次口径的机关炮,每一发打出来的都是脱壳穿甲弹。原先20毫米口径的炬弹枪在这里被完全利用上了,双方完全可以用一套弹药。
“这是怎么做到的?”商洛诧异道,“难道每个子弹都配一个弹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