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玄鸟坠…咱们大商…难道真的气数…”叹息声在角落里响起,带着深深的忧虑和动摇。

        恐慌如同无形的瘟疫,随着童谣的每一个音符悄然扩散。人们看向鹿台方向的目光,开始掺杂着越来越多的疑虑和不安。市井间关于“帝辛暴虐”、“妲己妖妃”的流言也如同找到了肥沃的土壤,开始与这“天兆童谣”纠缠在一起,滋生蔓延。

        鹿台宫阙的气氛也日益紧绷。宫人行走时脚步放得极轻,说话都压低了嗓音,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帝辛的脾气明显变得暴戾,九间殿内因些许小事被鞭笞斥责的臣子不在少数。比干为首的祭司团更是频繁出入,占卜、祭祀、解读“异象”的请求如同雪片般递上王案,每一次都带着沉重的、仿佛印证了某种不祥的结论。

        这一日,帝辛在九间殿召集群臣议事。殿内气氛压抑,空气仿佛凝固了。议题很快转向了愈演愈烈的童谣和流言。

        “……此等妖言惑众,动摇国本!臣请大王下诏,严查造谣传谣者!枭首示众!以儆效尤!”一名武将愤然出列,声音洪亮,带着杀伐之气。

        “查?如何查?”一名老臣愁眉苦脸地反驳,“童谣如风,无孔不入!难道要把哼唱孩童都抓起来砍头?那岂非更坐实了暴虐之名?正中周人下怀!”

        “那难道就任其蔓延?坐视民心离散?”武将怒目圆睁。

        “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澄清天听!”比干缓缓出列,一身庄重祭服,脸上带着悲天悯人的沉重,“老臣连日卜筮,卦象皆示西南有异气升腾,冲犯紫微!此童谣之起,必与此异气相感!当于太庙行大祭,祷告先祖,并遣德高望重之宗室重臣,持大王圭臬,亲赴岐山周原,宣示王化,安抚周侯,或可平息天怒,祛除妖氛。”他提出的“宗室重臣”,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侍立在侧的微子启。

        微子启垂首恭立,姿态谦卑温润,仿佛对殿内激烈的争论充耳不闻。

        帝辛高踞王座,冕旒下的脸色阴沉如水。他听着臣下的争吵,目光却锐利如鹰隼,缓缓扫视着阶下每一张脸,仿佛要从那些或激愤、或忧虑、或平静的表情下,分辨出谁是人,谁是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