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闲好奇地问:“那姐夫你选的是什么?”
张居正道:“我选的是《礼记》。”
他以自己那一届科举为例给顾闲讲了讲五经的选修比例。
他同年一共录取三百零一人,其中治《诗经》的有一百零五人,治《书经》的有六十三人,治《易经》的有八十五人,治《礼记》的有二十二人,治《春秋》的有二十六人。
并不是录取人数多,竞争就不激烈。正相反,录取人数多是因为门槛比较低,选修的人太多。
这种情况下想脱颖而出同样不容易。
阅卷官要看一千份文章,跟阅卷官只需要看一百份文章,那耐心能一样吗?工作量太大的时候,阅卷官能认真给你看个头尾就不错了。
顾闲肃然起敬,说道:“那姐夫你治《礼记》挺好,以后当阅卷官要批的卷子少!”
张居正笑了笑,没有与顾闲说起阅卷的事往后估计不归他负责了。他已经入阁,若是主持科举肯定当主考官,到时候所有考生几乎都算是他的门生。
只不过他在内阁之中资历最浅,明年科举估计轮不到他了。
顾闲多机灵的人,一瞧张居正那笑而不语的模样,就知道自己犯了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