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孙翊却觉得,乔玮此时提出这个事情,分明是想要在他的身边安插一个眼线。他以前是小看了眼前的这个女人,还以为只是个柔善的,没想到分明是个狡诈阴险的角色。
“华先生早年乃是陈球陈伯真太尉的门生,与大儒卢植卢子干、管宁管幼安乃是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字根矩)并称建安三龙。
先生为人渊清玉洁,有礼有法,连伯兄从前都说,华先生年德名望,远近所归,学问更是渊博。
有这样的先生为叔弼之师,也是咱们孙家的福气。”乔玮柔声劝道,“自华先生居于咱们吴郡的消息传开来,多少的世家子弟都想与之结交,想拜他为师的人也是不计其数。”
这样的名师,换做是一般人那就是求也求不来的资源,要不是为了摁住孙翊别乱来,乔玮也舍不得将这等名士留给孙翊。
孙翊却十分不屑,“什么名士大儒,不过就是沽名钓誉之辈。”
吴老夫人立刻出声喝止,“这样的话,不准说。你嫂嫂说得也有道理,跟着这样的大儒名士,于你也有好处。我看你就是书读得太少了,才这般莽撞。”
有这样的名士若能甘心辅佐孙翊,她也能放心许多。
有时候她真的很怀疑,她亲生的三个孩子,孙策、孙翊、孙匡都和他们的阿父一般,不是喜好读书的人,反倒是孙权和孙朗性情安静,于读书一道上都不错。
孙策性情急躁,但好歹还能听得他人劝说,孙翊性情急躁胜过孙策不说,还听不进旁人的劝诫,这就很头疼了。
吴老夫人本是也有所动摇,想着若是孙翊能做江东之主也是好事,但近几日孙翊在他身边侍疾,她又觉得其实孙策不选孙翊才是对的。
不知道是不是在战场上太过顺利的缘故,孙翊竟变得越发张扬起来,有时候连她的劝说也不肯听从。屋子里的老奴瞧见他都有些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留神,又惹了这个瘟神发怒,偏生她病得身上没有什么力气,也无法及时阻止孙翊,安抚屋子里的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