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高层次、高规格、甚至可以说涉及到国家顶级机密的学术探讨,就在这样一个公共的直播间里,当着数千万茫然又震撼的观众的面,悍然展开。
所有人都为何宇捏了一把汗。
然而,何宇的反应,却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非但没有丝毫的紧张,反而像是棋逢对手般,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欣赏。
“孙院士,您问的这两个问题,都切中了关键。”
他对答如流,声音清晰而稳定。
“98.7%的转化率,并非理论极限,而是工程学上的最优解。关键在于催化剂涂层的晶格结构,传统方案无法解决高能粒子轰击下的衰变问题。我的方案里,引入了一种自修复的非晶态金属玻璃涂层,这部分细节,因为保密原则,并未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详述。”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了第二个问题。
“至于月表电网的稳定性,您提到的调度算法只是第一层保险。真正的核心,是我在论文中一笔带过的‘量子纠错冗余’。它并非传统的备份系统,而是一种基于量子纠缠态的实时纠错机制,可以在任何一个节点失效的瞬间,由其他节点在零延迟下完成算力与能源的接管。”
何宇不仅完美解答了孙建国院士的所有疑问,甚至更进一步,点出了好几个连孙建国团队都正在攻关,却尚未找到突破口的技术瓶颈,并随口给出了匪夷所思的优化方案。
直播间里的千万观众,此刻已经集体失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