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丝路驼铃与沧海明灯

        ---

        官仓案的风波如同去年冬季那场大雪,在春日暖阳下彻底消融,留下的是一片更加清朗的政治天空和空前凝聚的民心。毛草灵肩胛上的箭伤渐渐愈合,只留下一道浅粉色的疤痕,如同刻在她与赫连决关系上一枚特殊的印记,见证着生死相托的信任与依赖。

        朝堂之上,再无人敢对皇后参政有丝毫微词。她的每一道懿旨,都与皇帝的诏书一样,被各级官府不折不扣地执行。凤仪阁俨然已成为帝国决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极,与御书房并立,共同驱动着乞儿国这艘巨轮破浪前行。

        这一日,凤仪阁内,毛草灵正与户部、工部官员审议一份特别的计划书——《关于设立"皇家海事学院"及筹建远洋船队的初步构想》。

        "……大海之外,并非只有波涛险阻,更有无数未知的陆地、丰富的物产和广阔的商机。"毛草灵指着墙上那幅根据现有知识拼凑、仍留有大片空白的世界地图,声音清越而充满说服力,"陆上丝绸之路固然重要,但受制于沿途各国,风险颇多。若我们能开辟海上通道,直通南洋、天竺,乃至更遥远的西方,不仅可获香料、珠宝、异兽等珍奇,更能将我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直接运抵,其利倍增!"

        工部尚书捻着胡须,面露难色:"娘娘高瞻远瞩,臣等佩服。只是……这航海之术,非比寻常。巨舰如何建造?如何抵御风浪?如何在茫茫大海上辨别方向?这些都是难题。且投入巨大,万一……"

        "没有万一,只有必然。"毛草灵打断他,语气坚定,"任何开拓都伴随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舰船设计,可广募天下能工巧匠,借鉴沿海渔民的经验,逐步改良;航海技术,可先组织熟悉近海航行的船工,探索积累;至于方向,除了观星,本宫听闻南方有利用磁石指向之法,可派人寻访学习。"

        她看向户部尚书:"初期投入,可从内帑和海关税收中划拨专项,本宫亦会说服陛下支持。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旦成功,我乞儿国将不再仅仅是路上强国,更将成为海上霸主!"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魄力与远见,让在场的官员们心潮澎湃,又深感压力。最终,在毛草灵的坚持和详细规划下,《筹建海事学院与远洋船队五年计划》得以通过,首批资金和人员迅速到位。一座面向大海、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事业,在乞儿国的东南沿海悄然启动。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项影响深远的文化工程也在毛草灵的推动下拉开序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